作者:刘任丰 陈镇西 前不久,海军航空大学某团围绕直升机着陆科目,展开模拟特情处置训练。飞行员在直升机主旋翼空中停车的情况下,做出多种高难度动作,安全迫降,圆满完成训练科目。 主旋翼涡轴发动机堪称直升机的“心脏”。那么,当百米高空中直升机“心脏”骤停,飞行员该如何处置? 直升机发动机空中停车原因主要有两种:发动机故障和传动系统故障。如果是歼击机遇到上述情况,飞行员可以选择弹射跳伞逃生。但绝大多数直升机受到顶端旋翼结构和载重条件制约,不能像歼击机一样安装弹射装置。 其实,失去发动机驱动的直升机旋翼就像一个巨大的降落伞,飞行员可以利用旋转动能与直升机位能的相互转化,保持旋翼稳定旋转,从而操纵直升机垂直下降和滑翔,这种方式称作自转着陆。尤其是单发直升机,自转着陆是实现安全迫降的可靠手段。 自转着陆就像从树上飘落的树叶,受到相对气流的作用,会出现一面旋转、一面缓缓下落的现象。原理虽然简单,但要实现自转着陆,需要飞行员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驾驶技巧。 一般来说,直升机发动机空中停车后,飞行员需要迅速下放拉杆,待旋翼转速增加到规定值后,用杆舵保持好直升机姿态,调整飞行速度到110-120公里/小时、下降飞行高度到50米左右,并选择逆风、地表平坦、平直的迫降场地,摆正接地姿态。 当直升机下降到离地面十几米时,飞行员需要增加桨叶与旋转平面的夹角,高速旋转的桨叶会产生强大的升力,这个升力足以让直升机安全降落。 1972年,法国飞行员吉恩·鲍莱特驾驶SA315B直升机爬升到12440米,但高空的低温导致发动机熄火,无法重新开机。 直升机失去动力后,吉恩·鲍莱特果断采取自转着陆。大约半小时后,吉恩·鲍莱特操纵直升机安全着陆。 |
空间定向障碍(spatial disorientation)亦称“飞行错觉”、“失定向”。是指飞行中飞行员对自身...查看全文
飞行技术的提升永无止境。在成百上千次的起落和飞行中,飞行员可能要面对很多复杂特殊的情况。如...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