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:23位上航机长亮相南航母校 周小钰(摄影) 南航大首届飞行员班的学生 现在全成了民航机长 临云行讯:“一二三,袜子!”身着藏青色飞行服,昨天下午,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届飞行技术专业22名毕业生站在学校艺术中心门口合影。他们如今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,波音737民航客机机长。毕业十周年聚会,他们还带来一份厚礼,集体出资,在学校设立“雏鹰奖学金”,以支持学弟学妹们的学习。 老班长孙文吉说,为了这次聚会,他们从去年就开始策划,同学们从两个月前就开始安排日程,最后有22人如期回到了学校。其中不少人还是今天早上刚完成飞行任务,包车赶来的。 让人刮目相看的是,这22名2004届飞行班的同学,现在都已经荣膺机长,年纪最小的31岁,最大的也只有33岁。 “想成为机长,平均培养周期是6年以上,但我们班里最早当上机长的同学只用了4年,晚一些的也不超过5年。”孙文吉说,学员在航校毕业后,还要接受航空公司和地方管理局监督的技术等级考试,考试通过了才能拿到飞行执照。要想登上飞机,当上副驾驶,还需使用模拟机进行转机型训练,这又要花费三到五个月的时间。 随后,飞行员还要学习驾驶真正的飞机做30个起降,考核合格后,经过学员、全程右座、副驾驶、第一副驾驶、左座副驾驶等几个阶段,才能荣升机长和飞行教员。 孙文吉说,737客机上一共164名乘客,再加上乘组人员,就是170个人,背后有170个家庭,每次从目的地飞回上海,看着乘客们缓缓下机,都会有一种成就感。 此次,他们毕业十年再聚首,还有一个共同的心愿,那就是设立奖学金。班长孙文吉说,作为南航培养的首批飞行学员,为了感谢母校,鼓励在校飞行学员努力学习,全班每年出资3万元共同设立“雏鹰奖学金”,奖励成绩优异的飞行学院的学生。 “机长教你开飞机” 在“机长教你开飞机”互动环节,机长亲自操纵飞机驾驶软件,通过在电脑上操作,整个操作过程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,让现场的飞行学员见识了机长操纵飞机的场景。 演示结束后,飞行学员纷纷向学长们请教实际的工作经历。据介绍,飞行员并不是一毕业就能上机驾驶飞机的,他们结束国外学习课程毕业后便来到航空公司,先在模拟飞机上训练两个月,再用真飞机实地练习起飞降落,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成为右座副驾驶。此后,还要经过二等1、二等2、二等3、一等1、一等2、一等3六个阶段才能坐上左座的机长位置,经过检验正式成为航班机长,整个过程耗时4到6年。 当问到机长有没有假期时,机长夏振伟立刻反问周围的伙伴:“我们有假期吗?”周围的机长们都笑了。夏振伟说道:“通常机长每天第一趟飞机起飞前3小时,我们就得出发,一天要飞四个地方,比如从上海飞青岛,再飞西安,再飞武汉,最后飞回上海。从离家到回家,一天得花去16至18个小时左右。” 每个飞行员第一次登上飞机,都是满满的新鲜感和紧张,而当飞行员一旦当上机长后便不会再有紧张的感觉。因为每一个机长一路走来都是身经百战,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,就是“什么大风大浪全都见识过了”。“我最惊险是07年的一次飞行,那时我还是副驾驶,刚起飞便遇上鸟击。飞机刚离地,起落架刚收起来,就看见左边一个黑影穿过来撞上机翼。随后便是持续地颠簸,不能继续向目的地飞行,只得在上空盘旋了两小时,燃油耗到允许降落的范围才终于平安着地。”机长许明聊到,“对于飞行员,心态很重要,无论遇到什么危险,都要冷静以及稳定得去处理问题。” |
将前后翼设计为折叠式,在降落时可充当起落架的功能,提高了结构效率。...查看全文
严彬倡导,通航产业要发挥公益属性,社会服务功能,“这是通航企业的责任,也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...查看全文